他以医者之心守护古树以自然之道呵护园林

发布时间:2024-05-20 09:06:46    浏览:

[返回]

  他以医者之心守护古树以自然之道呵护园林植物是地球上重要的成员。公园里、楼盘内那生趣盎然的园林中,或娇媚、或苍翠的“植物邻居们”妆点着我们的美好生活;而伫立在马路旁、森林里、山水间,默默生长的古树则为我们默默地记下脚下这几千年的沧海变迁。保护它们,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广州,一年四季“花开不败” 的花城,也是古树名木保护、园林植物保育的先行者。几十年来,行内专家前辈前赴后继为广州植物保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毕可可,从大学毕业起,因一种植物罕见病与研究所结缘,当起了“植物医生”。凭着对职业的热爱,对专业的执着,他沿着前辈们的“脚印”,继承并发扬,挽救了无数植物的生命;带领着团队努力提升“医术”,为植物们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药方”,成绩斐然。

  读书时,毕可可学习的专业是植物病原真菌学,研究的对象也大多是花卉等,是谁把他引进了古树名木保护的领域呢?这个“它”是令树“闻风丧胆”的——褐根病。当时为研究这种病,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与毕可可读书时的团队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现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原真菌室取得联系,并共同开展研究。这一次研究,让毕可可看到,看起来屹立不倒的大树其实也有很脆弱的一面,小如尘埃的真菌便能摧毁它们的生命之根。倒下的它还是人们的威胁——倒伏、砸到人、牵一发动全身影响整片树林。这让毕可可萌生出研究它们,保护它们的念头。

  2009年,毕可可研究生毕业后,他把想法化为现实,留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关于古树名木保护和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自此一直从事在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的一线,从一名技术员逐渐成长为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树木不会说话,给它治病,我们只能看得更仔细、想得更深入、研究得更彻底,才能对症治疗。”“要做好‘植物医生’,一定要有相当丰富的积累,除了了解植物以外,还得对鸟类中欧体育官网、昆虫、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等有深入了解。知识积累越多,误判的几率就越少,树木就会多一分生存的机会。”毕可可形容自己为“植物医生”,每次任务都是在拯救“病人”。这些沉默的“病人”会把自己的病痛“写”在自己的根茎叶花果上,埋在泥土里,甚至隐藏在动物身体里,他给古树“治病”,不仅会深入、全面研究病情,还会有意识地把这些微小的“症候”积攒下来,如医生一般,制作成“治疗宝典”,供同行参考。

  也如医生救死扶伤一般,他的信条也是“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每一棵树都是生命,古树名木更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毕可可一定会竭尽全力“治疗”它们。

  在这些年来,毕可可已成功“救治”了上百棵古树名木,其中,最老的一棵达4000岁。在这么多次任务中,2016年在鼓浪屿执行的任务让他特别难忘。那一年,“莫兰蒂”台风重创厦门,十多万棵树被吹倒,其中,光是在鼓浪屿,就有20多古树倒伏。广东组织专家队伍前往救助,毕可可就是其中一员。众多古树中,有几棵横倒在路上,大半根系断裂,但还有少部分树根还深扎在泥土中。救援队大多认为它活不下去了。但毕可可坚定认为“它们能活”,给它们进行保水保湿处理、重塑土层。不出他所料,古树果真存活下来了,不仅如此,这几棵倒伏了的古树还因保持着受灾后的姿态成为了“网红”,不少游客前来打卡,管它们叫“树坚强”。

  古树名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毕可可不仅长年致力于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的研发,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古树名木综合复壮技术服务队伍”,建立了古树名木健康管理机制,并结合数字信息技术开发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大力推动古树名木的智慧化管理。承担项目近300余项,合同金额达至2000余万元,既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行业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他和他的团队所作出的成绩有目共睹,成为了同行眼中的“植物名医”,多个地都希望他们可以施以援手。在这些年间,他把将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树木安全性评估等新技术推广辐射至全国8个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等26个城市,为广州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引擎作用贡献了个人力量。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现在就连也有他们的努力成果。

  巨柏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更是濒危树种,群众习惯称之为“大柏树”。近年来,在318国道上,以片柏树资源在广东援藏的帮助下开发成了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打卡。这景区有大小柏树近千棵,有一株树龄超过3200年的“世界柏树王”。在这个项目中,毕可可带领团队参与巨柏的保护及生态监测等工作,通过开展树龄鉴定、树木主干空洞检测、根系扫描、土壤检测等措施为每一株巨柏古树建立档案并挂牌保护,编制详细的“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建立数字化古树保护管理平台,为巨柏古树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找天敌来制衡它!”多年来,毕可可除了关注古树名木,也关注“绿色园林植保”,一直致力于绿地生态安全的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有害生物远程监测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城市绿地有害生物监测实现远程化和自动化,致力于构建科学有效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已组建完整的广州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预警防控体系,向各级政府、绿化管理部门发布病虫害预警、预报信息。同时,他和他的团队重点开展生物防治的基础应用研究及天敌昆虫繁育技术应用研究,尝试“以虫治虫”,目前已组建中试天敌昆虫工厂,生产提供天敌昆虫产品,将科研与应用服务有机结合。

  在多项研究中,在蚜虫扩繁、食蚜瓢虫卵收集、蒲螨接种、花绒寄甲卵收集和虫生真菌爪哇棒束孢的小试生产等关键技术方面均有所创新;已开发六斑月瓢虫、中华甲虫蒲螨和花绒寄甲等天敌产品12种,并均已实现小规模生产。

  如今,他的研究成果所在广州市内主要公园珠江公园、越秀公园、黄花岗公园、儿童公园和流花湖公园得以推广应用,累计应用面积3.06万亩,直接经济效益798.76万元,有效减少药剂使用量,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优化性发展,让“花城广州”的园林景观效益获得大幅提升。

  现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近5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广州市地方标准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荣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3个。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