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传承勒竹醒狮文化一个少女的“狮意青春”2022年9月,陈村镇勒竹社区党委向德胜基金会提出“勒竹醒狮民俗技艺传承计划”项目申请,最终获得10万元资助。项目以醒狮文化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自上而下统筹规划作用,通过“四步走”系列工作,团结乡贤文化骨干、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凝聚村民力量,逐步完善勒竹醒狮文化传承宣传阵地,打造勒竹醒狮文化品牌符号,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活动,增强村民对勒竹醒狮文化认知和认同,建立及培育文化传承队伍,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文化保育及传承的服务模式,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探索共建乡村文化振兴可持续之路。
距离第一次见面,徐梓薇的变化不小。长长的马尾被剪去,变成一头利落的短发;因为长期训练,身体看上去更结实了;还有年纪,今年18岁的她,要上大学了。
5年前,她在广州读书,听闻醒狮“传男不传女”,心里生出了好奇。家在南涌的她,得知附近勒竹的醒狮培训班开班之后,便马上报了名。她要去验证下传言的真实性。
夜晚,陈村航道站亮起了灯光,保安熟练地开门,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刚开始就是体能训练,跑步、蛙跳那些,最难的肯定就是扎马步。”一提到扎马步,徐梓薇的“怨言”就上来了,长时间站立、有蚊子叮咬,放松下来后,还会肌肉酸痛。
但她心里清楚,如果一开始不把基础打好,舞狮只能舞个表面,学了个动作,没有学到本质,也是白费。
基本功打好后,学舞狮才正式开始。“教练会先手把手教动作,怎么起狮,等动作练熟之后,就举个类似狮头重量的沙包,把沙包举熟了,就开始用空狮头了。”“空狮头”即竹扎狮头,徐梓薇说,因为狮头是空的,教练可以看到里面的动作,然后加以纠正。只有等以上步骤都一一完成后,她才能拿起真正的狮头。
当时,培训7天后,徐梓薇面临一个选择,留下或者离开。她确实是想走了。原因无他,训练太累了。“每天累死累活,当时的体力也没那么好,就想着不如算了。”后来,还是妈妈说再试试,7天还不能学到什么东西,再坚持看看吧。
或许正是妈妈的先见之明,徐梓薇留了下来,逐渐琢磨出了舞狮的趣味。直到后来参加比赛,她与醒狮之间,已经不仅是累与苦的逐舞,更是甜与蜜的交织。
2020年,勒竹派出的女子醒狮队拿下顺德区第十二届运动会第二名,由此代表顺德参加佛山市第十届运动会,并一举拔得头筹,后来在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夺得第三。一个个荣誉涌来,徐梓薇的心头满是自豪。
她做过狮头,也做过狮尾,在场上,拿起狮头、披上狮帔后,世界的喧嚣再与她无关,鼓点响起,训练的印记在此刻唤醒。然后,她听到了无数的掌声。
从13岁到18岁,徐梓薇形容自己的生活是平淡的,醒狮是那为数不多的燃起的火花。出去比赛,她偶尔会发几条朋友圈,引来不少关注,有人会问她醒狮是什么,有人说她很酷,会舞狮,还是个女生。
教练黄志坚把这些年比赛的照片整理了出来,摆得整整齐齐。每张照片,他都数得上名堂。“以前吃饭都要看着的孩子,如今一个个都长大了中欧体育。”黄志坚无不感慨道。
5年,不仅仅有训练的苦,成就的甜。“这里没有压力,这里的人都是帮助你的人。”在徐梓薇的心目中,教练亦师亦友,严格之余,会给他们开生日会;场上,队友是并肩的战友,场下,是打闹的玩伴。狮队,早已是家一般的存在。
相比徐梓薇刚进来时只有四五个女生,如今留在狮队的女孩越来越多,基本持平男孩人数。在狮队的名气和各种宣传下,勒竹醒狮队日益壮大。
今年勒竹暑期醒狮培训班迎来了许多新学员,参与人数为历届最多。/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焯杰摄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队伍是公益教学。彼时狮队无人问津,黄志坚难免失落,现时门庭若市,他也发愁,“狮队的运作需要资金支持,人越来越多,怎么维持是个问题”。
很多人向黄志坚建议,可以收费教学。他不是没算过这笔账,几十个人,一个月下来,总得上万了吧。但他不愿意。“我以前学醒狮的时候,别人没收过钱,现在不收钱,不是很正常吗?”黄志坚有自己的坚持。这份坚持,徐梓薇和队友们是懂得的。
徐梓薇算不上一个感性的女孩,她习惯把感情放在心里,而不是嘴边。在教练细数那些年的时候,她沉默专注地听着。那头粉色的狮子仿佛在眼前跳动,把她带回肆意飞扬的醒狮青春。既耀眼,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