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体育风景更美 “钱景”更好春季造林时节,走进山东省沂南县,山乡大地,不时见到一辆辆满载树苗的运输车,城市高架桥下、道路两旁,工程队忙着植树绿化。林业生态建设正深刻地改变着这个沂蒙山区贫困县的面貌,城乡环境美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
走进砖埠镇铁山子村润松园园艺苗木培育基地,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各种精致盆景,各式花卉苗木,仿佛置身江南园林。村民育盆景,游客赏风景,一幅春意盎然的生态画卷。山东省林业龙头企业润松园园林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范遵厚介绍,基地每年能生产桂花、流苏等各类花卉苗木200余万株,松柏盆景10余万盆,产品远销江苏、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
在这里,一株看似不起眼的黑松经过技术工人的栽培和长时间细心呵护,变身姿态万千、价值不菲的盆景,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看似普通的盆景,动不动价格上万元,炒作使然还是物有所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盆景之所以价格昂贵,因为它需要人工花大量精力、时间和心血,只是外行人不太清楚罢了。” 范遵厚是沂南土生土长的高级花卉园艺师,他介绍,盆景价格高,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盆景的养护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夏天要浇4次水,其中一次要在凌晨一二点浇。浇水的活一点懒都偷不得,次数不够,盆景土里就会很热,一两天看不出来,一个夏天下来,树就会变得病歪歪的。养护过程中要适时修剪,通过精心修剪产生各种意境。“再一个就是枝干的粗细讲究年工,你不要看它小,这个枝没有10多年长不出来。” 范遵厚指着一盆枝干只有两三指粗的不起眼的盆景松树说。
价值高,劳动密集,对体力要求不高,盆景产业非常适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范遵厚致富不忘乡亲,他把自己的园林盆景技术无偿传授,先后结对帮扶了50余户困难群众。孙祖镇南匣石村55岁的宋立昌便是其中的一户贫困户。妻子胡凡秀患有多种疾病,下半身瘫痪,去年开始靠着宋立昌在润松园打工每月2000元的收入,这个家才脱贫在望。为更好发挥公司“科技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2009年范遵厚注册成立了永兴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把周围村里外出不能务工,在家收入又少的农民吸收到合作社,共同发展花木产业。公司的花卉基地带动当地30余家花卉企业发展,帮助200余户乡亲致富。
在润松园园林有限公司的带动下,砖埠镇政府因势利导,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建设以花卉、苗木、盆景制作为主导的林产品生产基地。目前中欧体育,全镇共培育了12家花卉苗木企业,每年可生产各类绿化苗木12万余株,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4000余名,年产值达3亿多元。
沂南采取土地流转和资金投入等倾斜政策,不断提高种苗花卉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2016年以来全县新育苗面积达8240亩。其中蒲汪镇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玫瑰花种植基地,产品远销省内外20多个城市。
加大对林产品品牌的培育力度。沂南县林业局局长梁立民介绍,目前全县已有润松园园林有限公司、盛大庆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家新型主体,加入了山东省林业产业联合会和中国林业产业诚信联盟。范遵厚说,加入联盟后,企业站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发展明显加速,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抓住全省首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机遇,沂南县打造了一批以观光、休闲、体验服务为重点的景点、庄园和林场,产业融合发展,链条更长,效益更好。
走在铜井镇竹泉村,一路山泉相伴,随处可见翠竹掩映,仿佛人入画中。依托竹泉村800亩林地,这里打造成了山东省第一个系统开发的古村落生态旅游区。
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系列金字招牌接踵而至。这里累计带动了周围十几个村的1万多村民依靠旅游致富。
4年前,竹泉村赵春建夫妇告别在外打工生活,返乡开起了农家乐。“节假日和周末游客很多,有时候一天要接待100多人,收入比打工强多了。”竹泉村全村80%以上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依靠竹泉旅游景区,仅农家乐、家庭旅馆全村就有60余家。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由2007年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2016年的2.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