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8 15:14:52    浏览:

[返回]

  月季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模式的格局-结构-功能关系”(2016YFC0501602);延安山仑院士工作站科研项目“黄土高原经济林(果)节水增效技术与绿色发展”(20181201)。

  “只道花无百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月季(Rosachinensis)作为中国十 大名 花之 一,不但 千姿 百态 、色彩艳丽、花型俊美、花香浓郁,而且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便于管理,已成为世界园林绿化的重要植物。月季居四大切花[月季、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香 石 竹(Dianthus caryophyllus)和 唐 菖 蒲(Gladiolusgandavensis)]之首,被誉为“花中皇后”,广泛应用于花篮、花束等。一些地区成片栽植或温室栽植月季作为切花出售,切花月季成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月季对气候和土壤等要求低,且品种繁多,如大花月季、丰花月季、树状月季、地被月季、藤本月季、微型月季等,能适应不同的立地环境及场景,能极大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提高花农经济收入。然而,在月季生长过程中往往遭受月季白粉病的危害,不但造成月季花蕾畸形,不能完全开放或枯萎,而且月季叶片着生霉层,枯萎脱落,甚至植株死亡,降低月季观赏价值。月季白粉病易流行,难防治,成为月季生长及栽培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月季生长、减少月季白粉病的危害、提高月季观赏价值,根据田间观测及相关文献,本文简述了月季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形态特性、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等,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月季白粉病主要危害月季的绿色幼嫩器官,即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受害部位表面布满白色粉层,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嫩梢枯萎、花蕾畸形或不能开放、花蕾枯萎等,降低切花产量和观赏性,有时会造成植株死亡。

  当春季及秋季嫩叶展开时,嫩叶染病处产生褪绿黄斑或红色小点,之后出现白色霉点,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均产生近圆形白色粉状病斑并逐渐扩展,使整个叶面布满白色疏松粉状物(白粉病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碰击后产生白色烟雾(分生孢子)中欧体育官网,后期逐渐变成灰白色或深灰色霉斑,并在霉斑上产生许多黑色小颗粒(闭囊壳)。

  随着气温上升,染病叶片逐渐干枯死亡。若湿度过大,白粉斑相互连接成片,叶片枯黄脱落。月季嫩叶发病后往往变厚、皱缩畸形、叶缘向下反卷,有时变为紫红色。当叶柄染病时,被害部位稍膨大并向反面弯曲,且叶柄上的白粉层较厚,难剥离,后期易产生黑色小颗粒(闭囊壳)。成熟叶片染病后叶面先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黄斑,之后叶片正面和背面均产生不规则形白粉状霉斑,后期叶尖或叶缘处向下反卷,色逐渐变褐,全叶干枯脱落。

  月季嫩梢染病后病部布满白色粉霉层,节间缩短,枝条变细且病斑处肿大,顶部向地面弯曲,病梢从上向下逐渐枯萎。幼芽染病后不能正常展叶并且生长缓慢。

  花蕾受月季白粉病病原菌侵染后,花蕾及花萼布满白色粉霉层,花蕾向地面弯曲,花瓣、花梗畸形,花蕾不能正常开放或萎缩枯死。开放的花朵小,花姿畸形,花苞和花瓣失去原有的色泽,降低观赏价值。

  月季的花茎或茎干染病后,花茎或茎干病部布满白色粉霉层,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茎或茎干皮刺上的白粉层较厚且不易剥离,后期易产生黑色小颗粒(闭囊壳)。

  月季白粉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随风着生于月季绿色幼嫩组织上,在适宜的发病环境条件下萌发为菌丝体,利用吸器通过月季的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伸入月季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寄生在月季绿色幼嫩组织表面进行生长发育并产生危害。

  随着菌丝体在月季绿色幼嫩组织表面的生长发育,部分菌丝体分化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以分生孢子进一步传染与侵害,此时为白粉病病原菌的无性世代;当生长环境不利于菌丝体生长时,部分菌丝体分化出雄器和产囊体,雄器和产囊体结合产生闭囊壳,闭囊壳产生子囊孢子,以子囊孢子为病原菌,进行进一步传染与危害,此时为白粉病病原菌的有性世代。

  月季白粉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短,顶端着生分生孢子,直立生长于菌丝上。月季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桶形,无色,5~10 个串生,单胞,卵圆形或桶形,大小为 23~29 μm×14~16 μm,见图 1(a)。寄主品种不同,其分生孢子的大小也稍有变化。

  月季白粉病病原菌的闭囊壳呈球形或梨形,暗褐色,直径为 90~110 μm,附属丝着生于闭囊壳的中央或顶端,暗棕色,有隔膜,刚直,少且短,顶端叉状分枝 2~6 个;闭囊壳内生 1 个子囊,子囊宽椭圆形至球形,大小为 80~100 μm×60~75 μm;子囊中有 8 个子囊孢子,无色,椭圆形,大小为 20~27 μm×12~15 μm,见图 1(b)。

  病原菌越冬或越夏主要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露地栽培月季白粉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休眠芽、枝叶等病残组织上越冬,也有少数以闭囊壳的形式在病叶、皮刺周围越冬;冬季较寒冷的地区病原菌主要以闭囊壳越冬;设施内冬季温度高,湿度大,月季白粉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越冬,不形成闭囊壳。当春季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适宜时,越冬的菌丝体和闭囊壳随月季幼芽萌动开始生长发育,菌丝体分化,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同时闭囊壳分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和越冬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气流等传播到月季幼嫩组织上,从表皮或气孔直接侵入,并开始萌发,穿过月季幼嫩组织的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侵入表皮细胞内,在表皮细胞内形成初生吸器,从月季表皮细胞中摄取营养,菌丝在角质层外蔓延生长。当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菌丝中心分化出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从顶部向下依次成熟脱落、释放,借助风雨、气流传播至月季萌动的芽体、刚抽发的嫩枝、嫩叶等幼嫩组织,并成为初次侵染源。与越冬菌丝体释放的分生孢子相比,越冬闭囊壳释放的子囊孢子侵染能力较弱。初次侵染后发病组织上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可随风雨、灌溉水及抚育管护等在田间再次传播和重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当立地环境不适宜菌丝体生长发育时,菌丝体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成为越冬或越夏菌丝体;有些菌丝则分化出雄器和产囊体,雄器和产囊体结合产生闭囊壳,以闭囊壳的形式越冬或越夏(图 2)。设施栽培时环境温暖、高湿,光照较弱,有利病原菌孢子萌发、生长和入侵,分生孢子可在设施栽培环境下终年生长繁殖,成为病害发生和扩展蔓延的重要初始侵染源和再生侵染源。月季白粉病的侵染点多分布在叶片、茎干等器官的凹处,主要因为凹处的湿度较大,细胞壁和角质膜较薄,叶肉较嫩,蜡线分布较少,有利于菌丝体扩展。

  月季白粉病主要依靠分生孢子进行侵染与传播。月季白粉病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 2~5 ℃、最适温度为 17~25 ℃、最高温度为 33 ℃,最低空气相对湿度为 25%、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 98%~100% 和最高空气相对湿度为 100%。夜间温度 15~16 ℃、湿度90.0%~99.0% 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及侵入,白天气温23~27 ℃、湿度 40.0%~70.0% 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和释放。当温度为 21 ℃ 左右、湿度为 97%~99% 时,分生孢子着落于月季幼嫩组织 2~4 h 可侵入表皮细胞,24 h 开始萌发,48 h 后长出菌丝,72 h 后形成次生菌丝体,96 h 后形成大量的菌丝并相互连接在一起,120 h 后分生孢子梗 大量出现,叶片出现肉眼可 见的病斑,之后可产生、释放分生孢子。陕西省关中平原露地栽培月季每年 4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和 9—11 月发病严重,温室栽培则周年发生。

  3.3.1 气候。夏季温度超过33 ℃、冬季温度低于 2 ℃均会抑制月季白粉病病原菌的生长发育,故夏季和冬季不易发病。春季和秋季冷凉潮湿的夜晚与高温干燥的白天交替循环,可促使白粉病迅速扩展,故春、秋两季是月季白粉病的发生盛期。天气干旱,月季组织膨压降低,有利于病原菌侵染;降水多的季节,分生孢子因吸水过多而破裂,不利于侵染,故干旱季节发病重、雨季发病轻。忽干忽湿的气候环境最易引起月季白粉病暴发。

  3.3.2 立地环境与栽培管理。月季白粉病在温暖、干燥或潮湿、密闭的环境条件下发生严重;温室较露天发生严重;温度低,病情发生发展缓慢,病情轻;温度高、湿度大,病情发展快。种植密度大,枝叶细嫩,通风透光性差,易发生月季白粉病。生存环境风速快、空气湿度大有利于分生孢子及菌丝体传播侵染,发病重。白天气温较高、夜间气温低、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月季白粉病的大发生。氮肥量大,土壤缺少钾肥、钙肥等,月季白粉病易发生。管理粗放,越冬病菌量大,月季白粉病发生重。

  3.3.3 品种。月季不同品种感病性差异很大,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抵抗能力也不同,一般小叶、光叶、无刺、藤本、多花的品种较抗病,而芳香族的品种多不抗病,尤其是红色品种极易感病。月季的幼嫩部位,特别是嫩叶,含有 β-丙氨酸和有“吐水”现象,有利于病原菌孢子萌发和侵染,发病最严重,而成熟的叶片及花茎、枝条等不易发病。易感病的品种如金香玉、红衣主教、假日公主等,若连片栽植,则有利于白粉病的扩展、蔓延和流行。

  月季原产中国,虽然对气候、土壤等要求较低,但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壤土较为适宜。月季性喜温暖、空气流通、日照充足的环境,最适宜的温度白天为 15~26 ℃、夜晚为 10~15 ℃,冬季气温低于 5 ℃ 进入休眠,夏季温度持续超过 30 ℃以上进入半休眠,部分品种能耐-15 ℃ 的低温和耐35 ℃ 的高温。由于立地环境会对月季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白粉病在月季生产过程中普遍发生且难以防治。防治月季白粉病,应该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措施。

  4.1.1 栽植、选育抗病品种。丰花月季、杏花村、伊丽莎白女王、金色梦、摩纳哥公主、粉和平及香云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强,可选择栽植这些抗病性强的品种。将抗病品种与不抗病品种间隔栽植或摆放,可减少白粉病的传播。抗病品种相互杂交或与感病品种杂交,或在感病品种转入抗病基因,选育出抗病品种,可减少白粉病的危害。

  4.1.2 间 作套 种其 他植 物。部分植 物不 感染 或很 少感染白粉病,并且释放的气味对白粉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蒜(Allium sativum)、葱(Allium fistulosum)、洋葱(Allium cepa)、韭菜(Allium tuberosum)、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夹竹桃(Nerium indicum)、蓖麻(Ricinus communis)等。将这些植物混种于月季园,如将蒜、韭菜、葱和洋葱等百合科植物与月季间作套种,菊花、夹竹桃和蓖麻作为月季园的绿篱等,可减少白粉病对月季的危害。

  4.1.3 高枝嫁接与合理修剪。以蔷薇为砧木,距地面100 cm 以上高枝嫁接月季,改善园内地面通风透光状况,可减少白粉病的发生。冬季修剪和每次采收花枝后,及时集中剪除病残枝叶、易感病的老化植株和弱枝,改善园内及树冠通风透光状况;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侵染来源。

  4.1.4 垄 沟栽培。目前,大多 数月季园 为平畦 栽培,旱季浇灌用水量大,雨季不利于排水,易诱发白粉病。将平畦栽培改为垄沟栽培,不但旱季可节约灌水量,雨季可及时排水,而且将明灌改为半渗灌,可改善土壤的通透状况,降低园内空气湿度,不利于白粉病发生。一般情况下,垄沟的垄面宽 35 cm 左右,沟深 30~40 cm,降 水量 大 的地 区 垄沟 宜深。 设施 栽 培月季 采用膜下滴灌,选择晴天上午小水轻浇,禁止大水漫灌等,降低空气湿度,以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4.1.5 合理施肥与调整光照。施足有机肥,在保证氮肥的基础上,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保持为 1∶1∶2 或1∶1∶3,增施含钙、硼、硅、锰、锌、铁、铜等肥料,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喷洒硼酸 1 000 倍液,不但可防治白粉病,而且可促使病后花蕾正常开放。秋季落叶前对月季施有机肥,3—5 月生长期追肥。追肥需少量多次,花期尽量少施肥或不施肥。每次采收花枝后,应追施氮、磷、钾肥和铁、锌、钙、硼肥等,促使月季旺盛生长、叶片肥大,提高月季的抗病能力。

  夏季高温期间适当遮阴,冬季设施栽培使用白炽灯补光,为月季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月季抗病能力。设施栽培需确保良好的通风和透光,尽量延长光照,加强通风,保持温室空气清洁。利用 1.2 W/m2的 UV-B 紫外灯照射月季 5 min 或 0.1 W/m2UV-B 紫外灯照射 60 min,均可有效减少白粉病的危害。

  4.1.6 高温闷棚。在高温干旱季节,设施栽培月季可采用高温闷棚防治白粉病。选择晴好天气,第 1 天浇透水,第 2 天中午将设施封闭严密,让温度上升至36~38 ℃,持续 2 h 以上,设施内雾气上升后再缓慢放风降温,可有效防治白粉病。若月季同时感染月季霜霉病(Peronospora sporsa)或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则不宜采用高温闷棚。

  月季萌芽前喷施 3~4 °Bé 石硫合剂,或 50% 硫黄悬浮剂 300~500 倍液,或 1∶1∶200 波尔多液,或 77%氢氧化铜(可杀得)600 倍液;萌芽展叶后喷施 40% 杜邦福星乳油 6 000 倍液,或 29% 吡萘·嘧菌酯(11.2%吡唑萘菌胺+17.8% 嘧菌酯)1 000 倍液,或 60%苯醚甲环唑·醚菊酯可湿性粉剂 3 000 倍液,或 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 3 000 倍液,或 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 2 000 倍液,或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4 000 倍液,或 430 g/L 戊唑醇悬浮剂5 000 倍液 ,均 可有效防治 白 粉病。月季白粉病易产生耐药性,喷药时不同药剂轮换施用,以晴天无风的上午和下午为佳,避免中午喷施药剂,一般 15 d 左右喷施 1 次。

  设施栽培月季可采用硫黄熏蒸。硫黄熏蒸时选用电热或燃料型熏蒸器,每 100.0 m2需硫黄 150.0~160 g,于傍晚温度下降后开始熏蒸,2~4 h 后闷棚至翌日早晨,翌日早晨应及时通风透气,释放硫黄熏蒸挥发的气体,以避免熏蒸挥发的气体伤害月季。一般7~10 d 可 熏蒸 1 次 。 硫 黄 熏蒸 的 适 宜 温 度 为 15~30 ℃,熏蒸时不能与明火接触,否则易发生燃烧并释放出二氧化硫,毒害月季叶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