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和谐 展绿意盎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的生命支撑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国家兴衰和民族存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过去的一年里,生态文明建设当仁不让地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
党的以来,中国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2014年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家林业局等13个部门参与,在云南等13个省区市开展了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
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后,6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也顺利通过。8月,我国第一个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为基础,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为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健全法治保障,强化监督管理,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该体系的核心,一方面是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为基础,建立统一事权、分级管理体系。立足国家公园的公益属性,确定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另一方面,以系统保护理论为指导,强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统筹制定各类资源的保护管理目标,着力维持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严格规划建设管控,禁止不符合保护和规划要求的开发建设活动。编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合理划定功能分区,实行差别化保护管理。
其次,以社区协调发展制度为依托,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国家公园区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边界,周边社区建设要与国家公园整体保护目标相协调。建立健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引导当地居民、专家学者、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各环节和各领域。
最后,是要以国家公园立法为基础,保障国家公园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研究制定有关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公园功能定位、保护目标、管理原则,确定国家公园管理主体。制定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协调、生态保护补偿、访客管理等相关标准规范和自然资源调查评估、巡护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技术规程。
10月,由陕西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政府联合共建的总规划面积达639平方公里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在秦岭北麓正式开园。它不仅是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植被分带最清晰的植物园,它的出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秦岭国家植物园是中科院在全国布局的5大核心植物园之一,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境内,规划面积639平方公里,西起黑河,东至周至与户县县界,北起S107省道,南至秦岭梁。
目前建成的园区仅是一期园区工程,主要建设植物迁地保护区和生物就地保护区,重点建设“一河两场三湖四馆六区十八园”。
秦岭国家植物园以物种保育、科学研究、公众教育、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突出暖温带特色,重点收集、保存、挖掘秦岭及周边过渡区植物,是建成国家战略生物资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濒危植物保护的重要载体。其中,植物迁地保护区以广泛收集温带区域内和带北缘的植物为目标,为进行植物的引种、驯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物种改良、物种培育及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
2000年以后,国务院、建设部多次在一些文件、通知中提出要求,加快植物园的建设步伐。特别是在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植物园也比任何时候都备受关注。有调查显示,在中国,每年都有1~5座甚至更多的植物园正在兴建中。
植物园与一般的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或者自然风景区是明显不同的,作为一个植物保护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采集、引种、驯化、保护、科研、推广利用植物,以及科普,一个都不能少。一个真正的植物园的建成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科学合理的、滚动发展的规划下,一步一步推进,通过时间、经验、技术长期累积形成的。开园对一个植物园而言,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开始。
全球最大的植物保护国际组织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就如何定义一个成功的植物园,调研了全世界116个植物园,结果显示:只有78%的植物园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在植物园最核心的功能植物收集保育方面,发达国家植物园能做好物种登记管理监测的不过50%~60%,而在其他地区,这个比例大概只有20%;科普教育方面,60%的植物园所做的工作是泛泛的、象征性的,而真正能达到让公众理解科学目的的,只有不到40%;除此之外,只有近10%的植物园曾经作出过真正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31%的植物园有自己的出版物、期刊。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的调研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全世界多数植物园还没能真正有效地执行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环境改善的使命,使公众最大程度地认识到植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威胁并采取行动。对于国内这些仍然年轻或者正在兴建中的植物园来说,任重道远。
河北省的最北端,三代人历经55年,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出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机械林场,它是为京津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6月3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将塞罕坝机械林场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由原林业部建立。当年,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人烟稀少。林场的主要任务是:建成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于是,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4岁。
塞罕坝冬季漫长,年均气温在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无霜期仅64天,年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最开始,由于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林场前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之后,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才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
塞罕坝造林人战天斗地的生活非常艰苦,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没有电,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后来,许多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类风湿等疾病,由于没有医院,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第一代造林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为了防止火灾,及时预警,护林员需要驻守在山上的望火楼,全年365天,没有一天休息日。这55年来,共有近20对夫妻守过望火楼。上百万亩的塞罕坝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和意志,在荒寒的塞北高原营造起了百万亩林海,演绎了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如今,塞罕坝取得成效非常显著。
塞罕坝机械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增长了近5倍;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立方米。它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近十年,塞罕坝与建场之初的十年相比,年均无霜期增加14.6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增加66.3毫米。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2017年河北省围绕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战略定位,全年完成造林绿化420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33%;到2030年,塞罕坝计划林地面积达到12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6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6%。为打造华北绿色屏障、京津冀生态支撑区继续贡献力量。
11月13日,国家林业局正式公布了我国第一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它们分别是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罗霄山和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贯穿我国东北、华北、中部、华东和中南地区,跨越众多名山大川、不同气候带和典型植被类型,总长度上万公里,是优秀的地理地标、生态地标和文化地标。去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和北京诺兰特生态设计研究院共同编著的《国家森林步道国外国家步道建设的启示》一书出版,书中初步构想了中国的十三条长程步道,覆盖全国著名山脉和重点森林区。
国家步道,是指位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跨度长,具有自然与风景、历史与文化的国家代表性,跨越众多名山大川、典型植被类型或生态类型的一系列线性通道网络。国家步道系统在欧美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美国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在1968年通过国家步道国会立法法案之前的许多年,就有志愿者组织投入建设了。在欧美国家语境中,国家步道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对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为国民提供了休闲健身运动、欣赏大自然的便利条件。
中国国家步道建设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呈现各种类型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山地户外资源。国家步道建设的主体在山区、林区,因此,国家森林步道将是国家步道的基础线路和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森林步道最大的特色就是,选线串联了我国各类自然遗产地,优先穿越或邻近当地著名的森林旅游地,优先穿越或途经森林风景资源多样的区域,优先利用古道、林区道路、废弃道路,并保持沿线原有风貌。在人文资源的衔接方面,国家森林步道尽可能邻近古村落、特色村落,以及著名历史遗迹,并以连接步道连通。
第一批5条线路的选定标准是:位于我国主要山脉;穿越步道所在区域的典型森林;串联各类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线公里以上;具备一定基础和进一步建设的条件。
秦岭国家森林步道:是首批国家森林步道中唯一东西走向的森林步道,全长2202公里。秦岭是中国南北方分界的地理地标,生物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地标。
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南北向穿越我国华北地区,线公里。太行山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天然分界线,广泛分布有温带天然林。步道串联了太行八陉等众多历史古道。
大兴安岭国家森林步道:南起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北至黑龙江漠河,全长3045公里。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保存完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步道全线%,穿越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
罗霄山国家森林步道:南起江西崇义,北至湖南临湘,全长1400公里。罗霄山脉是湘、赣两省的天然分界线中欧体育,也是湘江和赣江的分水岭,步道串联了众多历史古道,如茶盐古道和千年鸟道遂川鸟道。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呈西南东北走向,南起福建武平,北至浙江遂昌,线公里。武夷山山脉拥有典型的丹霞地貌特点,文化特色鲜明。
11月15日,世界上第一部中英双语百万比例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覆被地图集》在北京正式出版。这是目前世界上分类级别最完备的土地覆被产品中,监测范围最大、精度最高、序列最长的数据集,是唯一的土地覆被量与质一体化的数据集,填补了我国土地覆被类型与参数一体化数据集的空白。
刻画土地覆被空间格局,掌握土地覆被类型及其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既是区域环境过程基础研究的需要,也是国家生态建设策略制定的重大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覆被地图集》的背后,凝聚了中国科学院9个研究所、9所高校的240余名科技人员6年的心血:111356个全国土地覆被地面实测样点数据的校验,13规模交叉自检,3万余个独立地面样点的精度验证,全国31个省(区、市)环保主管部门用户的对接与反馈。
地图集采用的是2010年、2000年和1990年三个时期中国土地覆被数据集,这20年,正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从地图集上,人们可以很快了解到我国哪些地方发生了引人瞩目的问题、生态系统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影响到生态功能、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等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问题。
遥感作为一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具有的监测能力,是获取一致、连续、可对比的土地覆被信息的一大手段,在全球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该地图集也是我国自主遥感数据综合应用的一次重要实践。30米空间分辨率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B)CCD数据具有成像幅宽大、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土地覆被识别和制图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ChinaCover2010以该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基于自动化大规模处理超算平台,对8703景数据进行了并行化、标准化处理。经过31658个全国独立地面样点的精度验证,得到2010年土地覆被数据的平均精度达到一级类94%,二级类86%。
如今,地图集中的数据已经在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和省级(市、区)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科教等部门与行业的100多家单位广泛应用,共享数据超过750GB。
数据共享应该是双向的,单方面的数据共享是一把双刃剑,既不利于数据产品的可持续生产,也会造成谁都不想生产数据,最终导致无数据可用的局面。为此,中科院遥感地球所正在着手建立云平台基础上的共享机制,不是单向的数据分发共享模式,而是双向的、交互式的、共同工作的模式,数据用户可以参与到已有数据的验证,也可以提出新的需求,或者提供更多的地面调查数据,共同完成所需数据的生产。
未来,科研人员计划将在2018年完成2017年全国10米分辨率土地覆被数据集,通过分辨率的提升,展示我国土地覆被更丰富的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