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体育浅论植物园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地位

发布时间:2024-05-04 00:21:47    浏览:

[返回]

  中欧体育浅论植物园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地位植物园是森林旅游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居民休闲养身的向往之地。每逢节假日市民都会到植物园游玩,领略大自然风光,沐浴在植物散发出的香气和大量的氧气之中,对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心情愉悦了以后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近几年,我国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等核心植物园得到了快速发展,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我国植物园事业起步较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同发达国家植物园相比,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我国的植物园大多以旅游观光和娱乐为主,存在着典型性植物群落建设不足、专类园类型与规模不够、信息管理工作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植物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植物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植物园的综合作用。

  植物园是认识植物、开发利用与保护植物的地方。在植物园可深化对植物的认识,探索自然奥秘。它集中了大量各种类型的活植物,同时还是战略植物资源库。通过植物园可很好地对经济植物进行研究,并与生产相结合,其成果直接服务于生产。一些植物的研究与开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橡胶、咖啡、油棕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一些治疗疾病,对身体有益的保健及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是今后植物园发展的方向。植物园把自然景色与人工园景,栽培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胜地,它在表现自然美的时候,往往又对自然景观加以修饰。为了让更多的人研究和了解大自然,大部分植物园保留了一定面积的野生森林,保留这些有典型意义的地段,展示着本地区的主要植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特别是两型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化,植物园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成为了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本文从植物园的定义、分类及分区,植物园的产生、发展和任务及作用与地位等几个方面浅论植物园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旨在引导、呼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视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植物园在城市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绿色植物是氧气的主要生产者和二氧化碳的吸收者,经计算,1hm2落叶林在1年中释放氧气16 t,针叶林30 t,常绿阔叶林为25 t,一株树龄为100年的山毛榉,其绿叶产生的氧气可供一个人的需氧量;植物可大大降低空气中的噪音,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浓度,一条15m高,15m宽的法国梧桐带可以使二氧化硫浓度降低75%;绿色植物还能减少空气中放射性物质含量,1kg的叶子可吸滞37GBq居里的放射性碘,其中三分之一的碘进入叶组织,其余的被叶子吸附;植物可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一个绿化好的城市空气中含尘量是缺乏绿化的城市空气中含尘量的九分之一,具有明显的减尘作用。一些分泌挥发性物质的树种如樟树、松柏树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对植物园的定义是:向公众开放,其中的植物有明确标识的园地叫做植物园或树木园。植物可产生负氧离子,经测定,1m3的森林,可以吸收CO2 1.83 t,可释放O2 1.62 t [1]。负氧离子是指空气分子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所获得,因而常把空气负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2] 负氧离子对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影响(见表1),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因而是个天然的氧吧。

  世界植物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6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300余年的时间为第一阶段,意大利1544年建立的比萨植物园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植物园,早期的植物园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药草植物的需求,以药草种植为主,渐渐地航海业兴起,欧洲人发现了新的,把新的植物带到东南亚种植。第二阶段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兴起,刺激了对植物资源的需求。现代工业对植物原料的依赖,现代农业对生产对象的需求,人民生活对必需品的期望,促进了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橡胶为代表的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在各植物园里搞得热火朝天。这一时期,世界各国植物园的总数达到500来个。20世纪中期至今是植物园发展的第三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物种面临了很大的危机,这一时期植物园的建设把重心移到教育和全球生态问题带来的物种保护与理论研究。进入21世纪,植物园的功能,专业领域和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复杂性,以及全世界2000余处植物园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已使植物园形成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

  植物园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是: (1)保护了大量的种质资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动力; (2)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场所,银杉作植物界的“熊猫”[5],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稀有物种,其种子繁殖能力很差,目前只存活在少数西南方县市,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对银杉采用迁地保护的办法成为迁地保护的成功范例; (3)对野生植物和药用植物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提高; (4)是科普教育、科技推广、环保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据统计,我国植物园每年接待3000万以上人次,创造10亿元以上的收入,全世界植物园接待人次达1亿以上。特别是中小学生到植物园进行了科普知识教育,认识了许多植物,亲近了自然,加深了对植物保护环境重要性的了解。 (5)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4] 汪国权,胡宗刚.中国植物园的由来、出现和发展[J].古今农业,1993.3:29-34.

  城市植物环境系统是城市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城市中欧ZO、城郊所有的树木和植被,包括室内的植被和室外的植被,也包括阳台、屋顶、走廊、亭子处的所有植物[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部分园林和花园不足以满足改善城市良好生态条件的需要。近十年来,人们不断追求建设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新型城市的发展,有些甚至将之作为了两型社会发展的典范,植物园建设与发展也愈来愈显紧迫和重要,也成为了现代化城市、两型城市不可或缺的内容。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为例,在20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地处长沙市中心南端,近临郊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因交通不便,到植物园旅游观光的人除了大部分是学生群体外,社会人员很少来,也影响了植物园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加速,交通条件有很大的改变,现在的省植物园已经成为城市中的一个花园。特别是近几年,省植物园主动对接长沙市快速发展的需要,自身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引进了先进科学的经营理念,先后多次成功举办了樱花节、世界名花生态节、蝴蝶节等,游客数量由原来的每年10万人次递增到100万人次,门票收入也由原来的每年100万元左右到现在的1000万元,实现了大跨越,也极大地促进了植物园的发展,目前,它已经成为长沙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及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又如河北省石家庄市植物园,占地面积167.1hm2,是一个具有天然植物群落和人工园林建筑完美结合的现代化城市植物园。 植物园分设多个植物专类区,并有数字化展览馆,可供游客用电脑查询与了解植物的起源与发展进程,每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创门票收入上亿元。石家庄市植物园被评为市“十佳景观”,对石家庄市现代化城市建设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植物园种类很多,按国内方法将植物园划分7个类型。(1)综合性植物园; (2)园林和观赏园艺植物园; (3)经济植物及种质保存植物园; (4)科学教育植物园; (5)物种保护植物园; (6)特殊环境植物园; (7)主题植物园。植物园分区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植物分类区; (2)植物地理区; (3)专类园区;(4)专属搜集区; (5)植物生态区; (6)示范区; (7)观赏特性展览区; (8)科普教育区; (9)服务区[3]。植物园分区的规划设计,既要满足科学实验、科普的要求,又要具有园林特有的外貌。其用地按功能和性质可分为科学实验用地、生活服务用地、展览区。生活服务用地包含宿舍、食堂、地下车库、职工活动中心等,可与展览区和实验区分开,另开出入口。科学实验用地包括实验楼、办公楼、标本室、图书馆、档案室、试验地、花圃及苗圃,多设在园中一角,要求对外联系方便,便于公务办事,但不对游客开放。展览区面积要占植物园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区中植物的布置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植物进化系统专类区或称树木园; ②按照植物地理来源布景的专类区; ③按照植被类型布局的专类区; ④按照植物生长环境布局区; ⑤按照亲缘关系相近原则布局区。

  中国植物园的发展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雏形,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皇家园林是中国植物园最辉煌的体现。近代植物园的发展是从西方引入Botanical Garden这一植物园概念开始的,1929年在南京建立的中山植物园是我国的第一个现代植物园[4]。我国植物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大高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植物园数量达到了40个,这是第一个高峰。第二个高峰是,1981年我国加入世界植物园协会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我国植物园数量达到140个。目前,植物园的中心任务是植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进行保护和开发。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空气污染、汽车噪声、城市生活垃圾等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植物园作为一个植物自然群落,森林覆盖率较大,对其周边环境的改变,如降低气温、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涵养水源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城市及其周边的植物园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植物种类、优越的园林外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植物园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城市建设丰富了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