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4-06-05 21:42:14    浏览:

[返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提到城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热辣滚烫”的水泥道路,还是绿意盎然的自然园林、鸟语花香的生态花园?近年来,众多城市开展“留白增绿”行动,城市绿色空间不断拓展,街心公园、口袋公园、一刻钟公园圈加速打造,处处弥漫着泥土气息、赏心悦目的立体花坛、色彩多样的植物景观、水鸟生态廊道,即使绿化面积不大,但能让人放下手机驻足停留,尽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哪怕不运动,只是坐在公园长椅上待20分钟,都会有种被治愈的舒适感。

  为什么短短20分钟竟有如此魔力?“公园二十分钟理论”来源一篇刊登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文章。研究显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显著降低我们的应急激素水平,能让人更加快乐。当你在公园看到鸟语花香、绿草茵茵时,这些自然元素就像一剂良药能瞬间让人暂时逃离忙碌和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幸福感。今天就跟随创意中心的脚步,一起探寻世间拥有“魔力”的花鸟公园,感受“花园城市”20分钟美好生活吧!

  花园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20年提出。在经历了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以及工业化浪潮对生态的破坏之后,1898年,英国著名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理论,希望城市建设能够科学规划,突出园林的绿化,使人们生活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相较于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花园城市建设在生态可持续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它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规划过程,核心在于将生态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将城市转变为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居住环境,确保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

  近百年来,世界诸多城市围绕“花园城市”理念展开了丰富的实践。从20世纪初世界上第一座花园城市莱奇沃斯开始,到英国韦林、堪培拉、新加坡、班加罗尔伦敦通过绿带、绿环等大尺度绿化构建城市绿色空间架构,开展多元绿化建设实践,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城市;纽约中央公园通过建设标志性绿色空间节点,打造城市门户或品牌。在此过程中,许多城市围绕绿色空间的活化利用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比如明尼阿波利斯成立了公园和娱乐委员会(MPRB);日本出台了《都市公园法》修正案,推行Park-PFI制度;费城建立了涵盖资金、管理、实施、运营、维护等各方面的“绿色行动计划”;中国也相继出现了“森林城市”“公园城市”“花园城市”等多元概念。花园城市的实践经验揭示了规划理念和城市发展之间的鸿沟,又反映出城市活力和城市问题之间的矛盾,对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宝贵借鉴意义。

  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降雨充沛,经年如夏,是世界公认的花园城市。在这片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近500处规模、主题、功能、风格各异的公园。它们宛如镶嵌在花园城市中的颗颗明珠,五光十色、婀娜多姿。无论是随处可见的绿地、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是露台上的“空中花园”,都让人几乎忘了这里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是如何打造更绿色的“花园城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呢?

  重视植被和绿茵的标准化规划和建设,不断增加建设比重。自1965年建国以来,新加坡就十分重视包括公园在内的城市长远科学规划工作,积极有效推行城市绿化、美化计划,将城市环境绿化和维护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新加坡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基本上每10年编制一次,每5年还会重新审查和微调。具体做法包括选用“立体绿化”方法,将每条道路的两旁都进行“标准化”的树木种植,还将植物、水体和居住空间整合一体,打造花园住宅。土地规划从整体上注重绿色空间的预留和保护。比如在2001年概念规划中,新加坡计划在未来40-50年将绿色空间由2500公顷增加至4500公顷,2003总体规划进一步提出再增设1200公顷绿色空间和120公里全岛公园绿道。公园规划则贯穿国家法定规划体系的各个层面。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土地使用、交通建设等规划的过程中,大多会与绿化、环保等部门沟通,并提前做好科学论证工作。

  利好政策调动全民参与“增绿”。新加坡提供大量财政拨款用于支持大部分公园建设运营。公园的日常养护工作基本以招投标方式交给企业,企业中标后与国家公园局签订3年合同。这种“花钱买服务”“用人不养人”的做法,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明显提升了公园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政府部门还联手推出税收折扣等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和建设商,在楼宇的垂直墙面种植密集的绿色植物。此外,政府还号召全民参与城市绿化工作。从1971年至今,新加坡每年都举行植树节和清洁绿化活动月,各种专业和职业背景的人士组成团体,共同美化和维护各大社区花园。新加坡各个学校设置环保课程,鼓励学校成立一个环境保护俱乐部,培养环境保护大使。

  公园体系对绿色开放空间做详细分类。新加坡国家公园体系主要包含自然保护区(天然公园)、各类城市公园、公园连接网络、树木保护区、社区花园、自然步道、垂直绿化等类型。其中,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阵地,也是满足公众高品质休闲需求的重要场所。为此,新加坡设立了4处主题不同的自然保护区,并规划了20处自然区域,从而确保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各类公园虽然风格各异,但目的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公益开放性、布局均衡性、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友好性是不同公园的共同特征。

  国家政策的无限加持和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是新加坡成功的“秘籍”。如今中欧体育官网,星罗棋布的公园既为生活在新加坡的人们提供了休憩娱乐好去处,也使这座城市愈发生机盎然。

  在喧嚣的城市发展中,丹麦歌剧院公园是一个独特的自然栖息地,融合了花园、小径和景观台等元素,郁郁葱葱的绿岛公园还能应对当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资源管理等问题。这座曾经用于海军基地和造船厂的人造小岛“华丽转身”,变成专为休闲、放松和沉思而设计的花园,漫步其中,人们有一种离开城市、沉浸大自然的感觉,几乎忘了自己身处繁华的市中心。

  其设计彰显古典花园元素的现代演绎。公园的设计灵感来自19世纪初的古典英式浪漫主义花园元素。歌剧院公园利用这些花园元素来应对当代挑战,多层密集、各种各样的树木、灌木、植物和花卉为城市带来了难得的“绿色”景观。公园种植了丰富的本地和外来植物品种,植被的颜色随季节转换产生不同变化,春天色彩丰富,夏天呈现深浅的绿色,秋天呈现红调,常绿的松树和结冰的池塘则装饰着冬天,一年四季呈现各种全新景色。公园六个花园分别出呈现北美森林、丹麦橡树林、北欧森林、东方花园、英式花园、带花园六种风格,花园中蜿蜒的小径和有机形状的花坛将公园元素编织在一起,其间还有喷泉、睡莲池和倒影池等精心设计,池中桅杆上的水滴以舒缓的节奏轻轻地坠入水面,让人不禁沉醉于这惬意的自然风景里。

  采用“公园即舞台”理念,展示千万种世界各地植物。公园的设计从歌剧院的舞台设计攫取了灵感,公园就像一个由前景、中景和背景组成的歌剧舞台。前景是滨水码头,中景是有机玻璃温室,其建筑形式延续了景观设计自然有机的设计语言。温室用作咖啡馆,悬挑的屋顶和有机形状的玻璃立面结构,只为人们在漫步时发现惊喜,享受愉悦。温室内中庭的地下是一处地下停车场,种植有带生物,用绿意将地上与地下空间进行垂直交织,建筑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则为地下停车设施和温室提供电力。此外,公园还有不少于628棵树木、80000株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丛,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0株球根植物,展现充满生机且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致。

  此外,得益于岛屿式的高地地形,公园在设计上还利用渗透、蒸发、排水、径流、延迟和储存水等多种水循环措施来应对当地面临的极端降雨和干旱的气候,在强降雨和港口水位大幅上升时能免受洪水侵袭。通过有盖景观桥将邻近的丹麦皇家歌剧院与公园进行连接,使得穿行于歌剧院和公园停车场的人们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在成都,有一座名为“超线公园”的未来之城,正引领着城市的时尚潮流。这里,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文与创意相互交融,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场景。

  Hyperlane超线公园依托校园和周边活力人群,构建了一座长达2.4公里、充满活力和趣味的立体线性青年文化和生活方式目的地。在城市上空,人们既可纵览城市风光,尽享自然诗意,又可体验饕餮美食、艺术人文、潮流文化、娱乐购物。

  颠覆传统设计理念,注入城市新鲜活力。2.4公里长、约20平方米的空中线性空间在国内外是比较罕有的。Hyperlane超线公园由Aedas、ASPECT、BPI三大国际知名设计事务所联袂设计,从丹麦Superkilen公园和纽约High Line公园汲取灵感,设计理念融合了国际领先的城市更新、多层空间的新颖手法,一改公式化的传统设计,在既有城市肌理上规划设置涂鸦公园、滑板公园、音乐飘带公园等城市休憩功能,通过线性图案、线性路径等手法,打造整个区域的艺术品相和风貌特征。

  注重诗意体验,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公园采用“High Line”的设计手法,通过打造连续性的城市景观长廊,将各商业板块间通过生态景观桥串联。漫步其中,尽享自然诗意体验,透过全玻璃幕墙极致视野,纵览城市风光。此外,地面线性公园与空中景观长廊平行,构建复合立体商业空间,超80部扶梯让商业界面“引离地面”,各楼层间极致通达人流轻松切换,构建了一座活力与绿意兼具的城市级商业公园,让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使得人与大自然和谐互动。

  赋能城市生活更多美好场景是hyperlane超线公园成功的关键。前所未见的24小时城市Social新场域、城市空间多层立体化、丰富消费体验和生活场景,既有街区休憩的舒适恬静,更有空中漫步的新奇惊喜。

  众观全球花园城市建设,其灵魂在于设计,而设计则重在利用科学和艺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让地球上的各类生命相互依赖、可持续生长。反观当下紧锣密鼓的都市生活,人们在“钢筋水泥”“格子间”办公,时间长、节奏快,很多压力没有时间且无处释放。而城市往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移步换景,“留白增绿”、绿意空间打造等措施着实为人们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是口袋公园,还有转过街角遇到美的边角地。“溜进”公园,都市人可以拥抱绿意,或散步闲聊,或跳广场舞,或舞龙舞狮,或打牌唱歌,触摸树叶、细嗅花香、聆听鸟鸣,跟鲜活的人打交道,屏蔽工作的烦恼和生活的琐碎,享受片刻惬意。

  让城市多一分绿意,就是让都市人多一分快乐和心安。不妨走出家门,在公园里面待20分钟,给自己一个心灵的深呼吸,赶走一身疲惫,重新出发。快约上你的“公园搭子”,感受明媚时光,来一场“精神快充”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