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全系列】茄目—茄科(九):茄子

发布时间:2024-06-06 14:23:06    浏览:

[返回]

  【植物界全系列】茄目—茄科(九):茄子茄子(学名:Solanum melongena),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其结出的果实可食用,颜色多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绿色或白色品种,形状上也有长条形、圆形、椭圆、梨形等各种。根据品种的不同,食用方法多样。

  原产亚洲热带, 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以亚洲栽培最多,占世界总产量74%左右;欧洲次之,占14%左右。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为夏季主要蔬菜之一。

  茄子中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即含维生素P750毫克。能增强细胞间的黏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低脆性及渗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

  茄子还含磷、钙、钾等微量元素和胆碱、胡芦巴碱、水苏碱、龙葵碱等多种生物碱。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维生素含量更高。可以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增值。

  茄子纤维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皂草甙,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国外学者提出“降低胆固醇12法”,食用茄子即是其中方法之一。

  茄子味甘性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活血化瘀、利尿消肿、宽肠之功效。治肠风下血、热毒疮痛、皮肤溃疡。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茄子治寒热,五脏劳,治温疾。据《中药大辞典》介绍,茄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含有多种生物碱,如葫芦巴碱、水苏碱、胆碱、龙葵碱等,茄皮中含色素茄色甙、紫苏甙等。

  茄子的产量高,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生产规模上已由农村的一家一户零散栽培发展到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成为菜农致富的项目之一。在山东寿光,利用日光温室保护,对茄子反季实施秋冬茬、越冬茬、冬春茬大面积栽培,使其成为冬春季也能大量外销的主要鲜嫩浆果商品蔬菜之一,因反季节价格高,一般每茬茄子产鲜果150-225吨/公顷,纯收入30万-45万元/公顷。

  茄子起源于亚洲东南热带地区,古印度为最早驯化地,至今印度仍有茄子的野生种和近缘种。野生种果实小味苦,经长期栽培驯化,风味改善,果实变大。

  中世纪传到非洲,13世纪传入欧洲,16世纪欧洲南部栽培较普遍,17世纪遍及欧洲叶部,后传入美洲。

  18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中国栽培茄子历史悠久,类型品种繁多,一般认为中国是茄子第二起源地。西晋嵇含撰写的植物学著作《南方草木状》中说,华南一带有茄树,这是中国有关茄子的最早记载。至宋代苏颂撰写的《图经本草》记述当时南北除有紫茄、白茄、水茄外,江南一带还种有藤茄。

  苦刺(学名:Solanum deflexicarpum),为茄科茄属下的一个植物种。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河南、湖北以及西南各省区 。

  以根、叶、花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叶、花及果实夏秋采,分别晒干。功能主治为:根: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用于喉炎,肺炎,痢疾,膀胱炎,水肿,衄血,血尿,便血。果:理气消积。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花:用开水冲泡做清凉解暑的饮料。

  苦刺花粗蛋白含量为20.79%,氨基酸种类齐全,并含有VB1、VB2、VPP、VC及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含量丰富,还含有适量的纤维素、碳水化合物、酸及果胶等营养成分;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因此,苦刺花营养成分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潮汕地区一般在清明前这段时间在篱笆或郊外等地方采其嫩芽,拿来褒排骨汤,汤微苦甘甜,有股苦刺特有的香气。一般清明过后嫩芽都比较老了,刺比较硬。

  云南是“植物王国”,可以作为食物的植物颇丰。以花作食而言,云南的大部份地区都有采食其中的一种白茨花(又叫苦刺花)的习俗。每逢冬去春来彩云之南的时候,山野、溪边、丘壑,到处绽开了嫩绿带白色的苦刺花,一缕缕清香,一股股野气,给早春广阔的郊野增添了几分生机。苦刺花树不起眼,花也不起眼,就那么一丛丛带刺的小灌木,却缀满数不清的清雅朴素的小白花。它不仅供人们观赏,也是春天最早供人们采食的山茅野菜。过去,山乡农民比较贫困,靠山吃山,山茅野菜自然就成了春荒时节救急的食物。相形之下,城里人膳食较为丰富多样,于是饭桌上出现一些山茅野菜用来调济口味。

  金杯藤又名金杯花(学名:Solanum nitida),为茄科茄属下的一个常绿藤本灌木。原产于中美洲。中国广东华南植物园,福建厦门植物园、泉州,等地有引种栽培。

  金杯藤因其硕大如奖杯状的金色花朵而得名。英文俗称金杯Cup of Gold或是圣杯藤Chalice vines。金杯藤算是一种纯观赏性植物。

  金杯藤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18-25℃,不耐寒,适合在带季风气候区种植。喜光照充足。耐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富含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佳。

  金杯藤因为大型藤本植物,且花形奇特,所以观赏性佳。是优良的藤架植物。适合大型藤架,墙垣,花架,大露台绿化,也可种于公园,庭院等当观花灌木观赏。同时,金杯藤能弥补平面绿化不足的问题,有丰富绿化层次、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调节室内外气温、减低墙面对噪音的反射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吸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补充建筑物的立面效果和艺术效果。

  龙珠属(学名:Tubocapsicum)是茄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2种,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中国1种。其中龙珠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茎强壮,分枝稀疏而展开。叶互生或在枝上端大小不等2叶双生,全缘或浅波状。花2至数朵簇生于叶腋或枝腋;花梗细长,俯垂。花萼短,皿状,顶端平截而近全缘,果时稍扩大;花冠,阔钟状,5裂,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5枚,插生于花冠中部,花丝钻状中欧体育,花药卵形,基部心脏形,花药不并行,纵缝裂开;花盘略呈波状,果时显著增高成垫座状;子房2室,花柱细长,柱头稍膨大成头状,胚珠多数。浆果俯垂,多浆汁,球状,红色,果皮薄。种子近扁圆形,胚极弯曲。

  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 (Franch.et Sav.) Makino,为茄科植物,生长于山谷、山旁或山坡密林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睡茄属(学名:Withania)是茄目茄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10种,分布于美洲、非洲的南部和地中海至印度。我国甘肃文县新发现1种。

  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二歧分枝。叶在茎枝下部互生,由于返茎现象而生于下一茎节处并面对枝腋,在枝上部大小不等双生,花通常数朵簇生,近无梗或仅有极短的梗,较小。花萼钟状,有5齿,花后增大成膀胱状,包围浆果,顶口闭合或稍开张;花冠狭钟状,5中裂,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5,插生于花冠筒的近基部,花丝稍扁,花药直立,药室并行,纵缝裂开;花盘环状,围于子房基部,边缘有弯缺;子房2室,花柱丝状,柱头不明显2裂;胚珠多数,。浆果球状,较果萼小。种子扁肾形;胚极弯曲。

  睡茄(学名:Withania somnifera),为茄科睡茄属下的一个种。生长于海拔750-1000米的山坡。

  本物种的种小名somnifera是拉丁语,意思作“可引导睡眠”。而在一般健康食品店常用的名称ashwagandha则来自印地语,由ashva(马)和gandha(气味)组成,意思是“有马的气味的植物”。

  睡茄的根为棕色块茎,呈长条状。传统医学中可入药,一般磨粉使用,治疗用途广泛。在古印度阿育吠陀疗法中,其果实、叶子用于治疗肿瘤,腺体结核、痈疔、溃疡。然而亦有研究指其药用效能证据不足。在美国,本物种亦被制成营养补充品于健康食品店贩卖。

  蓝英花属(学名:Browallia),也称紫水晶属、布洛华丽属,是被子植物中的一个属。本属以瑞典植物学家、医师和主教Johannes Browallius (1707–1755), 也称为Johan Browall命名。

  蓝英花(学名:Browallia speciosa)为茄科中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原产于哥伦比亚,现为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性喜温凉,喜日照,忌高温多湿。种子发芽及其生育适温约15-25℃。如气温大于28℃或低于10℃时应采取措施免于受害。栽培以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排水、日照条件好的地段为佳 [1] 。春季室内盆播,幼苗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使开花繁茂,花期可将植株移至荫棚内,以便保持花色艳丽。性喜温暖,不耐寒,喜光也耐半阴,要求土壤为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株高60厘米以上,多分枝;叶对生或互生,卵形,叶面光滑,翠绿;花单生于叶腋,叶柄较叶片短,花冠筒较萼片长2-3倍,花瓣5,淡蓝色,花期夏季。

  春季室内盆播,幼苗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使开花繁茂,花期可将植株移至荫棚内,以便保持花色艳丽。性喜温暖,不耐寒,喜光也耐半阴,要求土壤为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花期春夏或夏秋,常用播种法繁殖,园艺变种则用扦插法繁殖。种子发芽喜光,发芽适温18-21℃。约6天萌发。生长发育适温16-18℃。花枝瓶插耐久,可作切花。小花种宜布置岩石园。播种繁殖。

  木曼陀罗属(学名:Brugmansia)是茄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4种,原产于热带美洲,我国云南引入木曼陀罗B. arborea(L. )steud. 1种。

  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有叶柄;花大型,单生于枝叉或叶腋,常下垂;花萼佛焰苞状,基部不周裂,脱落或宿存而包围在果的基部如一外壳;花冠近钟形,白色或其他颜色,单瓣或重瓣;雄蕊5,内藏或外伸,花丝基部与花冠管紧贴,上部分离,花药纵裂;子房2室,柱头略膨大;果为浆果,平滑,球形至细长圆形,不规则开裂;种子大,外面被一层软木状物所覆盖。

  木本曼陀罗(学名:Brugmansia arborea (L.) Steud.)为植物界茄科木曼陀罗属下的一种。常绿灌木,原产于安第斯山脉,但被视为已于野外灭绝,却于新喀里多尼亚成为入侵种。靠蛾授粉。

  木本曼陀罗原产美洲热带;中国北京、青岛等市有栽培,冬季放在温室;中国福州,广州等市及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则终年可在户外栽培生长。木本曼陀罗在遮光40%,光照强度1728-2590勒克斯、空气相对湿度60%、土壤pH值为6.5-7.5的环境下生长最好。

  观赏:在中国南方园林景观配置中,木本曼陀罗可作为庭院或墙角屋隅的配植材料,其花大色艳,枝叶扶疏,香味浓烈,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植物,也可作盆栽欣赏。

  鸳鸯茉莉属(学名:Brunfelsia),也称番茉莉属,是茄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原产拉丁美洲的热带和带地区,共有近50个物种,中国引入栽培。

  由于中国最早引种的鸳鸯茉莉在开花时花色变换,从最初的紫色逐渐变为白色,在花枝上,不同开放时期的花朵呈现出紫色花与白色花共存的状态,有如不同颜色的鸳鸯,加之花朵有如茉莉般充满浓香,因而得到了“鸳鸯茉莉”的名称,可以说是好听、好看又好闻。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全缘,光滑。花单生或排成顶生、疏散或稠密的聚伞花序,常具芳香;花萼管状或钟状,5齿裂;花冠漏斗状,顶端具5个圆而钝的裂片;雄蕊4枚,着生于花冠筒上,不外露;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2室,每室具多数胚珠。蒴果或浆果状,具完整的果瓣。

  长叶鸳鸯茉莉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热带地区。中国南方地区多有栽培。喜高温、湿润、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耐半阴,耐干旱,耐瘠薄,忌涝,畏寒冷。生长适温为18-30℃。

  该种植物热带地区可做庭院树木,温带地区只能盆栽观赏。盆栽用于窗台、阳台、卧室及书房处栽培观赏,也适合庭院、公园、绿地的路边、林缘、山石边或花坛处栽培观赏。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