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流行病学也很重要 我校专家呼吁加大支持力度

发布时间:2024-06-22 04:45:51    浏览:

[返回]

  植物流行病学也很重要 我校专家呼吁加大支持力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有一个全国人民耳熟的词语叫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这项工作就是要搞清楚病人发病前后活动的“来龙去脉”,探寻病人感染的来源、过程,分析可能扩展的范围,界定哪些密切接触者有潜在感染风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疫情发展。

  流调工作在疫情防控中被排在首位,流调人员被称为疫情防控中的“先锋队”“侦察兵”,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实,在植物界,也有流行病学。植物流行病学都做些什么工作?我校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如何?为此,记者采访了流行病学专家、植保学院院长胡小平教授。

  胡小平:植物病害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非侵染性病害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如冻害、药害等。侵染性病害也称为传染性病害,如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因植物病害造成约2200亿美元损失。植物病害中有类似于新冠肺炎病毒的新杀手,如UG99小麦秆锈病、麦瘟病等中欧体育

  胡小平:植物病害流行学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病害的时间和空间动态变化规律,制定病害检疫和防控策略的科学,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病害分布、起源、传播路线、寄主作物的群体抗病性、防控策略等。做植物病害流行调查的人员有农业农村部、省、市、县各级植保部门的技术人员,以及各大专院校、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

  胡小平:我国植物流行病学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很快。20世纪中期开始,著名的植物病害流行学家曾士迈、李振岐、刘汉文、康振生、肖悦岩、杨之为、陈万权、丁克坚等为我国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病害大区传播研究,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神经网络智能学习算法等的病害自动监测预警,防控策略制定等工作进展很快,在应用基础研究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胡小平:我校植物病害流行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先后有李振岐院士、刘汉文研究员、杨之为教授和康振生院士领衔开展研究,成果丰硕。其中,主持完成的我国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参与完成的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些成果已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如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已在全国13个省市200多个县推广应用,研发的小麦条锈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已在全国范围测试,依据条锈菌转主寄主研究成果提出了小麦条锈病防控新策略。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植物病害流行学科的发展,我校率先建立了“作物病虫草害监测预警研究中心”。

  胡小平:我们积极参与国家和陕西省的小麦条锈病趋势会商会。去年秋天,我校锈病防控团队在康振生院士安排部署下,对全国小麦秋苗期条锈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与陕西省植保站联合,多次对陕西关中灌区和北部旱塬区条锈病发病进行了系统调查,及时掌握了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和陕西省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病情况。调查发现2019年秋苗小麦条锈病发病早,出现时期明显早于历史同年,且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也是多年罕见。2020年1月13至19日,康振生院士带队组织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及相关单位赴四川、湖北、河南、甘肃、陕西进行了大范围条锈病流行调研,并给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具体的条锈病发生趋势报告和防控建议。2月18日,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我校又组织专家考察了冬前做过发病标记的小麦条锈病植株和区域病情变化,时刻关注着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发展态势,为条锈病防控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发挥了“先锋队”“侦察兵”的作用。

  胡小平:植物流行病学是制定病害检疫和防控策略的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周期长,不太容易出成果,且要具备很好的病理学、遗传学、数学和生物信息学基础。但这又是国家提出减肥减药战略的核心技术之一,非常重要。建议国家加大对这个学科方向的支持力度,加强团队建设,鼓励相关科研人员更加注重这方面的研究,拿出更多的科技成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