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劳动教育促学前儿童道德成长

发布时间:2024-08-07 06:19:12    浏览:

[返回]

  俄罗斯:劳动教育促学前儿童道德成长俄罗斯社会30年的转型过程,也是其国家主流价值观从缺失到重构的过程。随着“俄罗斯思想”框架逐渐清晰,俄罗斯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劳动的价值,确立新的劳动观,劳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俄罗斯教育部等部门通过制定或调整相关法律政策,正在推动建立连续的劳动教育体系。鉴于学前教育阶段对儿童劳动观的养成、对公民精神道德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学前劳动教育在俄罗斯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俄罗斯幼儿园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并形成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特色。

  因为劳动教育缺失,不劳而获的思想蔓延俄罗斯。俄罗斯独立以来,全盘西化和去意识形态化改革彻底否定了苏联时期建立的价值观体系,对劳动的理解和认识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法律层面,从强调劳动的责任转变为强调劳动自由。1977年的苏联宪法第六十条规定:“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苏联公民的义务和荣誉,是在其所选择的有益于社会的活动领域从事诚实的劳动,遵守劳动纪律。”1993年俄罗斯宪法第三十七条关于劳动的规定则强调“劳动自由。每个人都享有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能力、选择工种和职业的权利”。在对劳动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同时,劳动教育和公民精神道德养成的作用也明显被忽视。1977年的苏联宪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苏联公民必须关心子女教育,教育他们参加有益于社会的劳动;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社会名副其实的成员”。1993年的俄罗斯宪法并没有提及劳动教育问题。

  劳动的目的不再是服务国家和社会,劳动的荣誉感不再,缺少劳动热情,希望付出少而回报多甚至不劳而获的生活态度,在俄罗斯社会中普遍存在。思想领域的混乱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对俄罗斯社会、俄罗斯人口健康造成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经济的衰退,严重威胁俄罗斯国家稳定。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立普遍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体系,团结社会,凝聚人心,在俄罗斯显得尤为迫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俄罗斯开启了寻找和构建“俄罗斯国家思想”的艰难历程,这一过程至今仍在持续。在重塑俄罗斯主流价值观,重构精神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开始受到关注。从2001年开始实施第一个公民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开始,俄罗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公民精神道德教育的法律政策。2013年10月17日,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批准了第一代《俄罗斯联邦学前教育标准》,规定开展劳动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2017年3月,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建议,推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劳动教育。2017年7月,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批准了《关于儿童劳动和娱乐营的示范性条例》,鼓励组织劳动夏令营。2018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对俄罗斯联邦关于志愿服务法律的修正案,为组织社会公益性劳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可以说,《俄罗斯联邦学前教育标准》是较早对劳动教育作出安排的重要文件之一,其深层的价值诉求在于,培养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发挥劳动教育在促进幼儿精神道德成长方面的独特作用,让劳动成为伴随公民一生的生活习惯。

  《俄罗斯联邦学前教育标准》规定,学前儿童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于劳动和创造的积极认识和态度,即培养对劳动的热爱。为达成这一目的,需要对劳动活动做精心设计和周到安排。儿童对劳动的认知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的组织情况、儿童的劳动体验和感受。如果组织得当,使儿童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和意义,他们可能会热爱劳动;如果劳动活动枯燥无趣,甚至能够使儿童丧失对劳动的兴趣和愿望。

  设计好劳动空间环境,满足儿童审美需求。儿童3岁进入幼儿园,这一年龄段儿童对事物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增强,能够分辨美丑。幼儿园有效利用空间环境这一重要教育资源,让儿童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审美愉快和情绪愉悦,对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培养其对于世界和劳动的积极态度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联邦学前教育标准》在对空间环境提出安全标准的同时,要求空间环境富有内涵,具有移动性、多功能性、可选择性和可及性,保证幼儿愉快交流、合作开展活动。

  俄罗斯教育学还特别强调孩子与自然亲密接触的重要性,强调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去听、去看、去感知。基于此,“在大自然中劳动”结合劳动教育、环境教育、美育、体育于一体,是所有俄罗斯幼儿园各年龄段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幼儿园在花园、小菜园或植物角,为不同年龄段儿童设计安排不同的劳动活动,如小班学生在成年人的帮助下捡拾成熟的水果和种子;播撒大颗粒种子,护理室内植物,浇灌植物,喂养小鸟等小型动物;中班学生在成年人帮助下种植植物,移栽室内植物,为越冬鸟类等小动物准备食物;大班儿童则可以独立播撒种子,浇灌植物。随着年龄增长,劳动的复杂度和责任范围逐渐扩大,儿童观察、照看植物生长,体验播种、浇灌收获的全过程,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切身体会到动植物需要呵护以及劳动的意义,幼小的心灵萌生了责任感。儿童劳动所需的铲子、水桶、喷壶、手推车等劳动器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其色彩、触摸感等都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审美特点。

  幼儿园精心选择劳动活动形式,愉悦儿童情绪。3—6岁幼儿情绪外露,容易冲动,容易受外在事物和环境刺激,进而影响儿童对事物、行为及自身的认识和态度。充分考虑儿童年龄以及与年龄相关的心理生理特征,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组织设计以及劳动任务设定的前提。俄罗斯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支持机构开发了一系列劳动教育的素材和资源,劳动教育内容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多样。

  在幼儿园实践中,劳动教育被体系化、立体化,主要包括:通过组织儿童观看动画片、学唱童谣、朗诵诗歌、讲故事、小表演等形式激发儿童的劳动兴趣,鼓励儿童参与劳动活动,尊重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劳动成果;通过实地参观、观察等活动了解成年人的劳动,了解不同的职业及劳动成果,认识劳动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儿童在成年人的参与和协助下,或独立完成与年龄阶段相符的劳动,包括自我服务型劳动,家务和日常劳动、手工劳动、值日等,培养儿童的劳动能力,发掘儿童的创造性潜能。设计好劳动活动前的带入活动环节,也是幼儿园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幼儿园老师要引导孩子完成手牵手,看着小伙伴的眼睛笑一笑等动作,来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同时,考虑到学前阶段儿童对游戏、比赛和猜谜等活动感兴趣,在上述活动特别是游戏活动中融入劳动元素是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以此达到儿童在游戏中、在与同伴快乐合作中收获劳动技能、形成合作意识的效果。

  社会公益活动是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生活、奉献社会的有效形式,参与公益活动愿望以及实际活动本身有助于增强自尊心,形成同理心、包容心以及成年生活和职业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和品质,是培养公民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化的有效形式。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年轻一代参与公益性活动的热情不高,年轻人的能量、创业精神以及这一年龄段特有的冒险精神没有得到建设性发掘和利用,年轻一代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国家经济、和精神发展进程,社会意义的缺失、生活无意义感不可避免地导致青年偏离社会行为和违法行为增多。

  近年来,俄罗斯通过制定和调整法律政策,为组织儿童、青少年社会公益性劳动提供了法律依据。社会公益性劳动成为中小学和大学阶段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实践中,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应从小培养,儿童不应缺席公益性活动的思考,俄罗斯幼儿园特别重视将公益性元素纳入学前儿童劳动教育计划中,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设计了儿童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比如组织小班儿童捡拾幼儿园及周边区域的落叶,用小铲铲除积雪;组织中班儿童整理玩具柜,清扫道路;组织大班学生承担值日任务,在老师指导下,维护幼儿园游乐场所的清洁和整齐,对书籍和玩具进行小修,为低龄儿童制作礼物等。此外,还通过组织儿童、家长、老师共同参加“种下你的树”“垃圾不适合地球”及照顾小动物等主题活动,儿童或者观察、或者直接参与公益服务性劳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孩子将自己部分心灵投入人们的劳动中,并且在这项劳动中找到快乐,那么他已经不再可能成为非良善的之人。”由此可见中欧体育官网,劳动,特别是公益性劳动是培养儿童怜悯心、同情心,友好对待自然环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最佳途径。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