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ZO森林主要病原和病害类型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几种导语:森林中的病害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树木的生长、发育和生存的各个方面,而且除了常见的松树枯萎病外,还有柳树落叶病、橡树锈病等多种疾病在森林中广泛传播,这些病害以不同的形式威胁着森林的健康,需要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下面就去看看森林主要病原和病害类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几种吧!
引起林木生病的原因简称病原。病原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类。生物性病原是指以林木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线虫等。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是有传染性的,因此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由不良的非生物因素所致的病害无传染性,称非侵染性病害。
引起林木病害的生物主要有病毒、类菌原体、细菌、真菌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所致病害种类最多,约占森林病害的80%以上。历史上森林的许多毁灭性病害都是真菌引起的。细菌对森林的危害远比真菌轻,已知的严重细菌性林木病害只有杨树细菌性溃疡病、木麻黄青枯病等少数几种。病毒主要侵害阔叶树种,引起花叶病和枯斑,但很少危害裸子植物。类菌原体于1967年首先发现于泡桐、桑等植物的韧皮部细胞中。现已知它能引起几十种木本植物的病害,其中包括泡桐丛枝病、枣疯病、美国榆韧皮部坏死等。
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过去认为是病毒引起的许多林木病害多与类菌原体有关。森林中最重要的寄生性种子植物为桑寄生、槲寄生和油杉寄生。它们寄生于林木枝干上,可引起肿瘤、枯枝或全株枯死,对热带和带地区的森林和经济林危害尤甚。线虫侵害苗木和林木根部,引起肿瘤,或侵入输导组织引起枯萎。各种病原物侵入林木后,即在体内扩展,其中多数都只导致局部性病害,有些如病毒和类菌原体等则往往扩及全株,造成系统性病害,如松材线虫病(或称松树萎蔫病)。
生物性病原物在自然界主要依靠风、雨和昆虫等外力进行传播。有些病原物如桑寄生的浆果为鸟类所喜食,种子经鸟类消化道后仍能保持正常的萌发能力,因而能随鸟类传播。非生物病原是指那些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水分、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因素。如土壤水分和营养失调、温度异常、环境污染、盐碱及土壤中缺乏某些必需的营养元素。由非生物病原导致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故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病害。近年来,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生理病害日渐增多。
钢铁厂、煤油厂、炼铝厂中欧ZO、焦化厂等排放出来的硫化物和氟化物是最普遍的空气污染物,林木受氟化物和硫化物毒害后,首先是叶部边缘和尖端出现褐色或红褐色斑块,后逐渐扩大,严重时引起落叶,甚至全株枯死。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由于致病机理不同,在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防治方法上都有本质的差异。但二者又往往互有联系,相互影响。由侵染性病害侵染的林木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低,被不良环境因素削弱的树木也更易于受寄生物的侵袭。我国华北地区从1979年开始的干旱,使油松的抗病力大大降低,导致1982年枝枯病(Cenangiumferruginosum)大流行,中、幼龄林大量枯死。
物理防治:利用简单的机械和各种物理因素来防治病虫害,例如利用高压水枪对虫卵和害虫进行冲洗,或使用黑光灯吸引并杀死害虫。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例如释放天敌或昆虫病原体来控制害虫数量。
营林技术防治:通过适当的森林管理技术,如适时修剪、清理病死树木和枯枝落叶等,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树干涂白法、涂药法、注药法、涂胶法:这些是具体的技术方法,例如使用特定的化学物质涂抹或注入树干,或使用粘虫胶来防治特定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