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好看还有这种用途种植的农民都赚翻了牡丹是原产于我国的名贵木本花卉,有着“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除了具有超高颜值和观赏性,牡丹还能提炼出牡丹籽油,以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被赋予“液体黄金”的称号。
那么,获得极高评价的油用牡丹目前在我国的种植情况如何?市场上买得到牡丹籽油吗?其产业加工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中国三农报道》的记者近日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四月中上旬,记者来到山东济宁,这里的万亩牡丹花即将竞相开放。在当地的一家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户们正在田间除草、松土,一派繁忙的景象。
用于栽培油用牡丹的“紫斑”和“丹凤”两个品种,是原产于我国的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具有耐干旱、耐盐碱、耐高寒、适宜间作套种等特性,在我国山东、河南、陕西等20多个省市区都可以种植。
山东省济宁市百合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明珠向记者介绍:“油用牡丹和咱们平时说的观赏牡丹,它的花期是一样的。而油用牡丹颜色比较单一,开完花以后,它就从这个花骨朵上面结荚了,每亩地的牡丹籽产量可以达到四百斤到五百斤左右。”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油用牡丹在前三年种植期,产籽量较少,种植四五年后进入丰产期。一次种植后,可以30-50年不换茬,被种植户们称为“铁杆庄稼”。
据中国经济林协会牡丹产业分会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种植油用牡丹近一千万亩。油用牡丹平均亩产400斤左右,出油率为18%。
在2011年,牡丹籽油,被原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从此,牡丹籽油正式进入食用油的行列。国家林业局原党组 副局长 中国经济林协会牡丹产业分会专委会主任委员李育材告诉记者:“牡丹籽榨出来的油,颜色就和花生油、豆油差不多,味道上也没有苦味。中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将近70%,也就是说中国人吃一百斤油,将近七十斤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开发中国的油用牡丹,和木本油料植物,以此来解决或者缓解中国人食用油布局的问题。”
我们的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市多家大宗商超,却发现市场上很难买到牡丹籽油。看到它的价格,就大致明白这是什么原因了。与售价在每斤几十到一百多元的橄榄油相比,显然,售价三、四百元的牡丹籽油很难走进寻常百姓的厨房。
目前,我国油用牡丹产业正在向精深加工方向迈进。随着榨油技术和提纯水平的提高,牡丹籽油的品质也较十几年前有了明显改善。但这个产业链当中的原料端和销售端能否随着加工环节的进步相匹配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河南省三门峡市牡宗牡丹产业集团负责人王丽雅介绍牡丹籽油价格高的原因:“6.5斤的牡丹籽能出一斤牡丹油,在市面上的价格是300元到500元不等。由于采用的是物理压榨的工艺,所以它会对设备的要求、包括设备的性能及它各个关键点的工艺要求比较高。一般一套设备的价格是六千多万,还需要有化验的设备、生产的设备,所以投入都比较高。”
加工设备投入大是牡丹籽油生产成本高的原因之一,此外,油用牡丹生长周期长,收购价格不稳定也造成了种植户种植意愿不高,规模化生产受到制约。记者采访到专家,对此建议,在不与粮食作物争地的前提下,可以发展油用牡丹林下种植。“油用牡丹适宜间作和套种,打个比方中欧ZO,中国退耕还林工程5亿多亩,拿出来5亿亩上乔下灌。就算一亩地产牡丹籽70斤,5亿亩地乘以亩产70斤就等于350亿斤。”按照这样算,牡丹籽的产量一下就上来了。
李育材还建议,各地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增加科技投入、增加亩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出油量。这样,牡丹籽的产量和出油量都大大提高,成本随之降低,市场的价格也会逐渐降低,牡丹籽油走上大多数老百姓的餐桌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