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学第2章园林绿化植物区域规划第二章园林绿化植物区域规划 ●第一节 区域规划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目的、意义 充分开发利用树木资源,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保守性,向园林绿化工作的现代化迈进。 ○作用 1.在学术上、理论与实践上,从宏观上对全国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有总体、系统、规律性、战略性的掌握。 2.通过树种调查工作,使各城市摸清家底,为今后工作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各地区各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树种选择运用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价值。 4.有利于园林绿化树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一节 区域规划研...
第二章园林绿化植物区域规划 ●第一节 区域规划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目的、意义 充分开发利用树木资源,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保守性,向园林绿化工作的现代化迈进。 ○作用 1.在学术上、理论与实践上,从宏观上对全国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有总体、系统、规律性、战略性的掌握。 2.通过树种调查工作,使各城市摸清家底,为今后工作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各地区各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树种选择运用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价值。 4.有利于园林绿化树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一节 区域规划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目的、意义 充分开发利用树木资源,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中欧体育、保守性,向园林绿化工作的现代化迈进。 ○作用 5.有利于各城市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上正确地选择树种,提高环境质量。 6.有利于各地苗木生产战略性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7.有利于绿化树种栽培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对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8.有利于科学地实行树木引种、驯化和苗木调拨及国际交流、贸易工作。 9.有利于促进培育新品种,提高树种质量。 ●第二节 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区划的原则 1.以服务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主要宗旨。 2.以自然环境因子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及城市环境的变异性为基础,并以其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习性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作为主导因子。 3.适当考虑到现代技术措施对环境与植物的影响。 4.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在实践应用上具有发展性和前瞻性,避免过于机械琐碎。 5.适当地反映出有关各种区划中公认的传统性意见。 ○区域规划的依据和方法 指标图叠置法:首先确定区划指标,然后根据分布图进行叠置,再选取指标值或因子评分值进行分区。 包括:687 个气象台站自 1951-1980 年 30 年间的各月平均最低温度资料;全国 476 个台站自 1951~1980 年 30 年间的最冷月平均温度;年极端最低温度(1951~1985)及其出现的日期;最热月平均温度(195 1~1980);近 400 个台站的平均极端最低温度(1957-1976);各地区的降雨量 根据上述资料,将各台站的主要数据按地点分别标于六百万分之一素图上,作出等值线图,将有关图进行叠置、综合分析,校正后得出全国城市绿化树种区划图。 ●第三节 中国园林绿化植物区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