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ZO长江行丨守护“长江之肾”的“洞庭麻雀”

发布时间:2024-03-15 16:42:03    浏览:

[返回]

  中欧ZO长江行丨守护“长江之肾”的“洞庭麻雀”长江,我国第一大河,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等11个省区市。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从6月15日起,新华社“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江篇”小分队从长江源头出发,沿江而下,一路前行至长江入海口,以行进式融合报道的方式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发生的转折性变化,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谢永宏的微信名是“洞庭麻雀”,去掉了“老”字,他笑眯眯地说:“好几个年纪比我大的朋友都用‘洞庭湖老麻雀’作为微信名,所以就把‘老’字去掉了。”

  谢永宏是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该站2007年筹建,2008年选址,2009年建成,他是建站核心人物。

  自2009年起,他和团队扎根洞庭湖湿地十余年,为保持洞庭湖区的生态平衡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把脉诊疗”。从36岁至50岁,他从一介书生转变成为把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科研工作者。

  ↑7月10日,谢永宏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沙堡洲村一处牛蛙养殖基地,介绍由他们设计的“三池两坝”养殖尾水处理设施。

  ↑7月10日,谢永宏(右)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沙堡洲村一处牛蛙养殖基地,向养殖主介绍由他们设计的“三池两坝”养殖尾水处理设施。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因其在净化环境、调节水位、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巨大作用,被称为“长江之肾”。

  谢永宏说,作为设在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研究基地之一,洞庭湖站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流域景观格局与湖泊生态响应,湿地生态系统演变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功能提升以及湿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农业。建站初期,他们通过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水、土、气、生等生态要素的观测,探究湿地植被格局与淹水时间的关系,后来陆续对于湿地碳汇存储、洞庭湖水质改善、沉水植物恢复等开展研究。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准备采样。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取水样并测水质。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邹业爱博士(左)和学生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苔草样本。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巢传鑫博士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看种植的沉水植物生长情况。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巢传鑫博士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看种植的沉水植物生长情况。

  在野外开展科研工作,困难和挑战不少。谢永宏说,刚建站的时候,路不好走,每次从长沙开车过去都要爆胎。在高出头顶半米多的芦苇荡固定样地里采样,“隔个几百米,两个人声音再大也互相听不见”,一不小心就容易走失。湖区天气瞬息万变,还在做着实验,突然就下起暴雨……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准备采集植物样本。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采集的植物样本捆好,以便带回实验室。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巢传鑫博士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水前往样地。

  从摸清洞庭湖家底的基础研究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应用研究,谢永宏主张要把科学研究和地方产业发展有效融合。“我们的研究不能光靠看文献,而是一定要随着洞庭湖发生的新变化及时调整。需要生态疏浚了,我们就要研究生态疏浚,告诉大家要疏浚成什么样子、最后修复成什么样子,要进行科学引导,讲科学的道理。”

  谢永宏告诉记者,与2015至2018年相比,洞庭湖区生态在改善,“但是还没达到我们对它的预期”,依然面临农业面源污染、泥沙沉积减少、冬季缺水等挑战,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一直存在。

  目前谢永宏和他的团队在洞庭湖区的大通湖畔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研究基地,开展面源污染监测、稻虾绿色种养、大闸蟹(青虾)生态养殖、湿地净化等实验和研究,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筛选出适合湖区发展的“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末端治理”绿色高值农业示范样板。

  ↑这是7月10日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老河口村拍摄的中国科学院绿色转型发展研究基地(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10日在大通湖区河坝镇沙堡村拍摄的由中国科学院设计的大通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水末端强化处理设施(无人机照片)。

  “湖就像一个锅,锅子上沿生长的是杨树、柳树,锅子中间是芦苇,锅底是沉水植物。湖泊中丰富的水生沉水植物素有‘水下森林’美誉,它们对于净化湖水、保护生物多样性都极其重要。”洞庭湖生态系统修复是系统工程,谢永宏和他的研究团队正在为修复“水下森林”而努力。

  ↑7月8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谢永宏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办公室内修剪种养的沉水植物。

  ↑7月8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谢永宏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办公室内修剪种养的沉水植物。

  在谢永宏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四五个玻璃罐子,里面养着的正是从洞庭湖区采集来的、绿油油的沉水植物,和窗外的绿树相映衬,使得整个空间充满生气。他说,这几个罐子主要起着“宣传”作用,它们代表水生态、水环境未来的发展方向,承载着未来的梦想。“要有绿水,要有鱼,要有健康的系统,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中欧体育。”他说。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邹业爱博士(右一)和学生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样。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邹业爱博士(左)和学生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苔草样本。

  ↑7月9日,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采样工作后留影。

  谢永宏在洞庭湖站已经奋斗了十四个年头,带出了40余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对于微信名“洞庭麻雀”,他有着自己的解释:“麻雀是一种留鸟,我希望能像麻雀一样扎根洞庭湖,为洞庭湖生态保护和湖区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搜索